人防通风的设计在考虑战备转换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转换为满足防护需求的通风系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考虑点:
一、平战结合设计
功能分区:根据人防地下室平时和战时功能的不同,进行平战结合设计。例如,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可作为一等或二等人员掩蔽部或物资库。在设计时,应尽量使平时的通风管道和设施能够满足战时的使用需求,以减少临战转换的工作量。
风量匹配:根据战时的需求,合理确定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的风量标准。例如,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的新风量标准应分别满足人员和物资的需求,隔绝式通风则需保证工程内部一定的超压和空气流通。
系统兼容性:确保平时的通风系统与战时的通风系统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如进、排风竖井和进、排风口的设置应尽量与战时合用,以减少改造难度和成本。
二、战备转换措施
转换设施设置:在通风系统中设置必要的转换设施,如转换阀门、备用风机等,以确保在战时能够迅速进行通风方式的转换。这些设施应易于操作和维护,并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操作流程明确:制定详细的战备转换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明确各种通风方式之间的转换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些流程和预案应经过演练和验证,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
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战备转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操作技能。这些人员应包括通风系统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三、设计细节关注
密闭性要求:通风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以防止外界污染空气沿通风管道进入室内。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各种阀门、接口和连接处的密封处理。
设备选型与布置:选用符合战时防护要求的通风设备和器材,如防爆波活门、过滤吸收器等。同时,设备的布置应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并满足战时防护的要求。
预留空间与接口:在设计中应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接口,以便在战时能够方便地安装和连接各种通风设备和器材。这些空间和接口应明确标注在图纸上,并作为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